“大味至简”的煎饼:闯完关东闯世界
中新网吉林敦化7月1日电 (记者 郭佳)煎饼是寻常巷陌最易得的美食,尤其在我国东北和山东。从一根小葱到大鱼大肉,煎饼好像能包裹全部,丰俭由人,多寡随意。从贩夫走卒到商贾巨富,煎饼爱好者极为广泛。上千年来,它像蒲公英相同处处落户,乃至漂洋过海。\n\n  50岁的陈长有每餐必有煎饼。小时家贫,陈妈妈常把煎饼塞进书包作为午饭。妈妈手工极好,邻居们常常请她去家里摊煎饼。煎饼甜香入喉也入心。几十年后,陈长有制造的煎饼热销十多个国家,人们叫他“煎饼大王”。\n\n  儿子靠煎饼致富是陈妈妈始料未及的。煎饼本是山东美食,闯关东时,陈家先祖靠着它走到东北。煎饼便携易保存,其时家家必备。在电视剧《闯关东》中,半张煎饼能救活一条人命。\n\n\n\n陈长有的煎饼工厂。(材料图) 陈长有供图\n\n  关于煎饼,蒲松龄有一段生动描绘:“圆如望月,大如铜钲,薄似剡溪之纸,色似黄鹤之翎。”摊煎饼时,先将五谷磨成的面糊倒在烧热的圆形鏊子上,再用篪子(带柄的木板)摊开,香味瞬间蒸发而起,四十秒左右就能摊好。刚摊好的煎饼微酥,甜香最浓,放凉则变软,可任意折叠,手撕齿咬分外筋道,然进口咀嚼又瞬间软糯起来。\n\n  东北气候凉快,煎饼储存时刻长,香味又不易丢失,食用便利,因而逐渐成了当地农家最喜爱的主食之一。旧时逢年过节东北人常常给远方的亲朋寄上几摞煎饼。在网购兴旺的今日,这样的风俗也仍是有的。\n\n  陈长有的家园在吉林省敦化市青沟乡同心村,极为偏远,但简直家家会摊煎饼。自敦化市向长白山一带,公路旁边上的煎饼小店也极多。开始,陈长有的小店就开在路旁边。\n\n  2000年前后,正值我国农村人口进城高潮,陈长有与新婚妻子从乡间来到敦化市追求更好开展,时刻一长难免想念起妈妈的煎饼,而其时的城里还买不到像样的煎饼。夫妻俩以为这是一个时机,所以凭仗祖传手工,以一个鏊子创业。\n\n  传统煎饼多以粗粮为质料,夫妻二人颇爱研究,大枣、红豆、南瓜、巧克力、牛奶、草莓、苹果、枸杞、人参、菠菜、芹菜……四十多种食材皆可入料,摊出来的煎饼色彩艳丽,滋味各有千秋。跟着生意越来越火爆,他们建起了工厂。摊煎饼的工人在当地招聘,月薪五千元左右。\n\n  韶光流通,煎饼不只口味更多元,吃法也悄然生变。早年,人们喜爱用煎饼卷着菜吃,最起码也得卷根儿葱,但现在不相同了,配饮料或空口吃更盛行。陈长有与时俱进,把煎饼做成小包装,最小的仅10克。有一次,女儿放学回家装了一书包零食,令他十分疑问,本来同学们用“高价”换走了她的煎饼。\n\n  原是主食的煎饼一会儿变成了零食,且大受年青顾客喜爱。不久之后,陈长有的煎饼不只成了航空配餐,还意外打开了国际市场。\n\n  品种繁复的“长有煎饼”令外国人也感到猎奇,有人还专门跑到工厂观赏。他说,外国人爱野餐,煎饼再适宜不过了。陈长有的煎饼卖到了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意大利、越南等十多个国家。日本人喜爱大枣煎饼,美国人则喜爱巧克力煎饼。\n\n  现在,陈长有的工厂有四成煎饼出口国外。他不招业务员,出售全赖口碑。曾有一位外国买家告知他,他们喜爱这种原生态的食物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原始的滋味。\n\n  中华美食烹饪技法历来繁复,如煎饼相同质朴无华的实为少量,可谓大味至简。对美食的了解,中外在这张薄饼之上得以汇通。\n\n  这些年,尽管企业越做越大,但陈长有配偶依旧整日不离出产车间,一刻不敢慢待。“吃的人越多我压力越大,撒播千年的美食不能在我手里给搞坏了。”陈长有说。(完)【修改:房家梁】